<address id="ppndf"><listing id="ppndf"></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ppndf">
    <form id="ppndf"><nobr id="ppndf"></nobr></form>
    <address id="ppndf"></address>

    <listing id="ppndf"><listing id="ppndf"></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ppndf"><listing id="ppndf"><menuitem id="ppndf"></menuitem></listing></address>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離散者的故土情結與形象新質 ——評朱文穎《日暮黃昏時分的流亡》
    來源:《鐘山》 | 陳楚君  2022年09月30日09:41
    關鍵詞:朱文穎

    看《日暮黃昏時分的流亡》時,我驀然想起宋代李覯的一句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落日和天涯,日暮黃昏與流亡,原來從古至今漂泊的人兒心里都有一個相同的意象。日暮黃昏時分,落日映照下的天空氤氳著朦朧微妙的色調,既溫馨,又似乎帶有一絲惆悵,正如背井離鄉的卡斯特羅喜歡的莫蘭迪的畫,構圖與色調性感而神秘。日暮黃昏時分,預示著夜幕的降臨和一天的結束,外出覓食的鳥兒要歸巢,在外勞累一天的人們也要歸家,而此刻散落天涯的游子是無法歸家的,便有了“流亡”。

    盡管小說文本中并未出現“流亡”一詞,但文章一開篇就點明了卡斯特羅的身世背景,他是一個對其原生家庭及生活感到失望和厭倦的墨西哥青年,背井離鄉來到中國生活,由此來呼應題目中的“流亡”?!拔摇笔撬{貓酒吧的???,又是一名英語老師和兼職導游,與在藍貓酒吧當廚師的卡斯特羅成為了朋友??ㄋ固亓_接近“我”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在異國他鄉的孤獨與落寞。當卡斯特羅與“我”聊起世界的混沌和人們對權力的追求,聊起他父母祖輩的移民經歷,可以隱約看出卡斯特羅盡管對他的國家感到失望,卻依然夾雜著絲絲懷念,他只身一人來到一個遠離家鄉的新大陸,內心一定充滿了舉目無親的孤獨和對陌生新環境的疑惑。在藍貓酒吧倒閉后,卡斯特羅沒有回墨西哥,考慮了一天后選擇去了泰國。我想,在這一天的思考中,卡斯特羅有沒有想過回到墨西哥,回到他的家鄉?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卡斯特羅對其國家感到厭倦和失望,以至于這樣一個年輕人最后仍然選擇流亡于他鄉呢?文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也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身不由己罷。

    有一次卡斯特羅提出讓“我”帶他去看看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一個寧靜的下午及黃昏,“我”帶著卡斯特羅去了常熟??ㄋ固亓_并不習慣虞山腳下蕈油面的清奇口味,對興福禪寺門口那副“山中藏古寺,門外盡勞人”的對聯也未必能辨出真義,但他總是微笑著嘗試新鮮事物、認真地聽著“我”的講解,旅途中總會碰到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卡斯特羅自由、平靜而豐盈的表情深深感動了“我”。在旅行中了解這個城市的地理和文化也是卡斯特羅找尋歸屬感的方式??ㄋ固亓_說,那天旅途的美景讓他想到了莫蘭迪的畫,他很喜歡莫蘭迪的畫。莫蘭迪畫的色調帶有淺灰色原色的微妙,并不艷麗但卻十分性感。就如卡斯特羅喜歡的中國女孩阿梅一樣,氣質恬靜而神秘??ㄋ固亓_喜歡上阿梅或許還有另一層原因,江南姑娘細眉圓臉大眼睛的古典長相帶有一種“令人無法克制的鄉愁與愛憐”。既然已經無法回到故鄉,游子也希望能在異國他鄉尋找一個自己的歸宿,阿梅的出現也許是讓卡斯特羅想起了家。遺憾的是卡斯特羅最終只能止于對阿梅的暗戀,無論是他的異域文化背景還是經濟實力,種種無可奈何的因素都表明阿梅不太可能愛上他??ㄋ固亓_陷入了焦慮、迷茫,甚至踩空掉進了小河溝、騎車上坡摔倒去醫院縫了二十多針,在危難之時卡斯特羅常常首先想到向“我”求助,這是一位異鄉人對“我”的一種無言的信任。放棄這一沒有結果的單相思再一次打碎了卡斯特羅對歸屬感的渴望,這樣深深的無能為力感和卡斯特羅當初不得已離開他的故國的情況是多么地相似。好在“我”的陪伴給卡斯特羅帶來了安慰,使他不至于太孤單。

    落寞的卡斯特羅又一次提出去常熟散心,他說那里的景色如同莫蘭迪的畫,“勾起他的欲望,又讓他克制住它”,這種感覺就好像他喜歡阿梅,由于現實的種種因素兩人終究無法走到一起,因而他只能克制住自己的愛意,將其深藏于心;又好比他的心充滿著對家和歸屬感的渴望,但身不由己流亡于他鄉,只好克制住懷念。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的,“一個人的一生里,需要接受多少不得不接受的、悲欣交集的事物呵”。在卡斯特羅要離開中國前,“我”去見了他一面,單相思沒哭、去醫院縫針也沒哭的卡斯特羅在這一刻卻放聲痛哭,離別的惆悵常常帶給人失控感和無力感,再舍不得的人也終究要分別??ㄋ固亓_在離開自己的故國前,是否也曾這樣撕心裂肺地慟哭。來自孟買的吧臺小哥臨走前嚴肅地對我說“人類社會的命運,不容樂觀”,大流行病的肆虐,社會經濟的不景氣,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壓力不得已選擇“流亡”于異鄉,這些都為人類社會蒙上了一層陰霾。盡管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也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是“我”與卡斯特羅的萍水相逢展現出了超越種族和血緣的信任、溫情、善意,即便在一個遠離家鄉的陌生國度,依然存有人性的光輝,而我相信這些人性的光輝會普照著終將消逝的黑夜。

    小說的結尾寫到“我”在一次核酸檢測時看到一位女孩很像卡斯特羅愛慕的那位阿梅,阿梅象征著一種情感的寄托。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失去情感寄托的人就像漂泊無依的浮萍??ㄋ固亓_是被其原生家庭及生活拋出來的人,他與故鄉的情感連接處于一種矛盾復雜的狀態,看似薄弱卻綿綿不斷。如果有合適的時機,卡斯特羅也一定想回自己的故國墨西哥看看。來到中國的卡斯特羅也依然在尋找情感的寄托,無論是和“我”交朋友,還是對阿梅的暗戀,友情與愛情都是建立情感聯結的方式。

    小說《日暮黃昏時分的流亡》通篇以一種悲情的語調敘事,這不僅因為主人公卡斯特羅是一位寄居中國的離散者,還因為他所遭遇的并不理想的愛情??ㄋ固亓_一方面充滿天涯游子的孤獨感,另一方面又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迷戀,這突出體現在他對虞山風景和江南姑娘阿梅的鐘情上,所以他愿意滯留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ㄋ固亓_不同于《上海寶貝》、《我愛比爾》抑或《私人生活》中的老外形象,也就是說,他不是被90年代所流行的“后殖民”話語所建構出來的形象,他身上少了對中國居高臨下的俯視,而傾向于平等互信的文化觀念,對感情也十分專一。這應該是新時代語境下一種新的敘事景象,值得研究者關注。

    (作者系湖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限制日韩A片R级无码中文字幕

      <address id="ppndf"><listing id="ppndf"></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ppndf">
      <form id="ppndf"><nobr id="ppndf"></nobr></form>
      <address id="ppndf"></address>

      <listing id="ppndf"><listing id="ppndf"></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ppndf"><listing id="ppndf"><menuitem id="ppndf"></menuitem></listing></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