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力量
當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至成熟階段時,就必然要面對走出國門、與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挑戰。自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文化“走出去”戰略就作為重點工程加以發揚光大。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要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這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對外輸出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雄厚的國家實力、開朗自信的外交態度更為中華文化邁出國門提供源源不絕的內在核心動力。
在中國文學向外輸出的整體態勢中,網絡文學搭乘著數字媒介興起的技術快車,以鮮活的“網生”氣質、直白的敘事方式、旺盛的市場活力,接過了時代的接力棒。在近十年的時間內跨出“版權出?!薄皟热莩龊!薄吧鷳B出?!比蟛?,主動出擊,在世界文學的汪洋中闖出獨樹一幟的道路。
網絡文學出海之必然
從文學與網絡初次相遇,即1991年《華夏文摘》電子版在美國面世算起,中國網絡文學至今已走過了31年的歷程。根據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絡文學用戶總規模達到5.02億,較2020年同期增加4145萬,讀者數量達到了新高。與之相伴的,是網絡文學的類型寫作和套路“開發”均到達前所未有的熱度,各大文學網站形成“一超多強”的穩定態勢,付費機制和IP產業也都日臻成熟完善。由此可見,我國網文市場逐漸從空白趨向飽和,這也使得人們紛紛將目光轉向更為廣闊、有著無窮潛力的海外市場,網文出海勢在必行。
從網絡文學本身的文學特質出發,會發現其對海外世界的吸引度絲毫不遜于傳統文學。中國傳統文學強調深刻的內蘊和深厚的意境,需要讀者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傳統文化的積累方能領悟其意趣。而在海外傳播過程中,即便再精準的翻譯也未必能夠真正再現原作魅力,這一定程度阻礙了海外一般讀者對中國網絡文學的理解或“入門”。而作為吸收諸多潮流文化元素、囊括繁多題材種類的文學種類,中國網文的傳播價值則更加凸顯。自成修煉體系的仙俠文、情節曲折動人的言情文、突破時空桎梏的穿越文,無不以大膽的想象、無窮的創意吸引讀者愿意跨過文化的鴻溝主動靠近。直白簡單的語言描述、性格鮮明的角色符號,都在無形間消弭了不同語境間的理解和翻譯誤差。而中國網文對傳統英雄形象的塑造則與西方對英雄主義的推崇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共鳴。
最重要的是,在愈加便捷發達的全球信息網絡中,在各國都重視本國文化輸出、大力發展海外文化產業的大環境下,新世紀網絡文學的出海對于彰顯我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海外網絡文學的縱橫深入也將對國內網文進行文化反哺,這對國內創作者突破目前網文寫作和發展瓶頸,加大對網文市場的挖掘深度等都有所助益。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現狀
十年來,政策的積極引導、市場的敏銳嗅覺、個人和平臺的大膽嘗試,讓網文出海的浩大工程穩步拓進。
2012年,晉江文學網與眾多東南亞國家出版社進行合作,正式開通了網文版權出海的道路。2014年,由賴靜萍(任我行)創辦的網站WuxiaWorld成立,其翻譯的《盤龍》《斗破蒼穹》等小說“紅”出海外,在西方世界掀起一波中國仙俠熱。在其影響下,諸多翻譯網站紛紛上線,經過翻譯的中國網文大量傳播至海外。2015年10月,掌閱國際版iReader App“走出去”戰略正式拉開,截至目前已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國內首屈一指的起點文學網跨出國門,創建起點國際網(Webnovel),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挑選優秀網絡文學作品“上架”。先以英文翻譯為主打,繼而逐漸擴展至小語種翻譯,并增添付費和打賞功能。2018年4月,起點國際開放海外原創板塊,鼓勵熱愛網絡文學的各國寫作者自發創作,至今已有超8萬部原創作品,基本實現了從內容輸出到生態輸出的跨越。2019年,《許你萬丈光芒好》《慶余年》等眾多由熱門網文IP改編的影視劇,在東南亞地區廣泛傳播,收獲了與國內不相上下的人氣和熱度。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基本落地生根,實現了主要靠付費內容盈利的商業模式。
當前,豐富傳播媒介、促進技術升級成為網文出海的關鍵詞。中國漢語言博大精深,擁有千變萬化、委婉曲折的無窮魅力。因此翻譯問題一直是橫亙在我國文化對外傳播面前的一座大山。2017年,推文科技首創智能AI翻譯系統,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翻譯的準確度,壓縮了人工翻譯的成本和誤差,也讓網絡文學海外上線的效率大幅提高。至今已初步形成以AI翻譯為主、人工矯正為輔的翻譯模式。在網站搬運在線閱讀小說的同時,不少公司開始注意到新興媒介的傳播潛力。中文在線旗下的海外互動視覺游戲小說Chapters,深圳Stary公司的拳頭產品Dreame,以及各類聽讀結合的閱讀APP,均收獲亮眼的下載量和盈利率。
根據《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總結,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經歷了從個人授權出版、平臺對外授權、在線翻譯傳播到本土生態建立四個發展階段。從總體趨勢來看,中國網絡文學不單實現了輻射全球各地的“走出去”,產業模式的生態輸出也讓其一步步向著“走進去”邁進。傳播范圍廣、影響程度深、科技含量高、產業活力強,網文出海終于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方案”。
網絡文學出海三大難題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總體勢頭良好,出海模式也在不斷升級。但網文出海的最終目的是在海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構建成熟的產業鏈,實現良性循環。而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仍有“三座大山”矗立在“網文出?!泵媲???偨Y起來可以概括為翻譯問題、版權問題和質量問題。
任何一種語言文化走出國門,信達雅地翻譯成他國母語,都是最基本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對于中國文學而言尤其如此。在浩瀚的語言庫中,幾乎每一個字詞都有著復雜的多義,而幾乎每個短句在不同語境下都能衍生出多種含義。雖然目前的翻譯平臺大多啟用智能AI翻譯軟件,能夠盡量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保證準確。但顯然,僅僅做到準確翻譯每個字詞,離完整傳達文字內蘊和文化意境還相距甚遠。這要求海外平臺能夠組建更為專業、規模更大的翻譯團隊,補充小語種翻譯不足的困難,對文本進行審校和加工。與此同時,AI翻譯的模式也需要不斷更新、擴容字詞庫,能夠盡量理解文本中的反語、俚語、諺語、俗語所傳遞的感情,用科學賦能,使翻譯作品有更為持久的生命力。
網絡文學的版權問題近年來在國內有著相當高的關注度。2021年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進一步強調了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嚴峻形勢,出海網文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隨著海外網文市場和產業鏈的日臻成熟,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窺見了有利可圖的商機,私自翻譯未獲得版權的中國網文,這導致大量盜版網文流通海外。由此可見,我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出版商和代理人機制仍不完善,而海外主流閱讀網站如亞馬遜等對中國網絡文學的關注仍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在平臺與海外實體出版社或各大社交平臺、文學網站的合作過程中,雙方協商不暢的問題頻頻發生。通過合理的法律手段提起申訴,努力爭取當地國家政府的支持,使作者和譯者的勞動成果均得到有效保護,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維權之路仍任重道遠。
中國網絡文學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民族精神的彰顯,是其具有高度傳播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全球各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導致人們對一部作品的評價可能大相徑庭。譬如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部分海外讀者就并不適應其中相對繁冗的禮節描寫及緩慢的小說節奏,但另一部分讀者恰恰會被這些因素所深深吸引。雖然文化差異會導致審美觀念的不同,但網文出海仍秉持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能夠成功描寫人之共情、堅持民族特色的作品更容易得到普遍認可。隨著海量網文涌出國門,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信息洪流中,唯有孵化網文精品、提高出海網文的審美素質、加強作家班子的專業素養,才是中國網絡文學可持續出海的關鍵所在。
綜上,中國網文的海外傳播仍需要平臺在資金技術、翻譯團隊、推廣力度等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支持。需要文化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及對網文市場的合理把控。還需要利用網絡傳播的特性,從小眾的圈地自萌,擴展到與國內外讀者粉絲的交流,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反哺自身,在傳播民族特色的同時展示文化自信,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學、聽到中國聲音、感受中國技術,讓中國網絡文學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