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獨家|“姐姐妹妹,站起來” ——當她們開始寫網絡文學
“倫敦快要把我吞沒了?!?/p>
根據英國作家大衛?尼克爾斯的暢銷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一天》中,女主人公艾瑪在路邊的電話亭給男主打電話訴苦。她來自普通工人家庭,聰慧獨立,熱愛寫作。畢業后本以為有一番作為,卻只是在倫敦的一家餐館端盤子,每天下班只想好好吃一頓,哭一場。
無論是在大城還是小鎮,多少有夢想的人在生活中累得氣喘吁吁,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愿放棄,又或是在命運的裂痕里找到了光照進來的地方,逐漸盛開出自己想要的模樣。逃離不開主體價值、婚戀、生育等命題的女性群體,同樣在這個時代重新詮釋著自己的溫柔和堅忍。她們獨立,不偏激;她們困惑,但求索;她們在還未完全解開的枷鎖里,找到途徑,活出新的自己。
打工妹的“秘密花園”
93年出生的荊棘之歌是河南信陽人。
2008年,荊棘之歌高中畢業,去了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她做的是評檢工作,在流水線上查看電子零件的質量,把壞的挑出來返工。在那個地方,“996”都算是幸福的,正常情況下,她每天工作的時間10個小時起步,一周最少6天。這是廠子硬性規定的工作時長,此外才算作是加班。荊棘之歌也不知道這樣符不符合勞動法,在廣東人生地不熟,村子里有人過來打工,她就一塊兒跟過來了?;A工資一兩千,加上加班,多的時候收入兩三千。
廣東的天氣悶熱,荊棘之歌的宿舍環境很艱苦,她經常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只能坐在陽臺上拿手機看小說來度過疲憊、難熬的時間?!澳菚r候有種朦朦朧朧的感覺,他們怎么會寫出這么好看的小說?”也沒有特定的閱讀題材,都市、幻想、靈異、種田類的小說都看,仿佛白天的勞累、枯燥,深夜的孤獨、炎熱都在字里行間悄悄消解了,她在一個個新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暢游、漫步。
2015年,22歲的荊棘之歌回到了家鄉,換了一份美容師的工作?!跋裎疫@樣的打工妹很普通,可供選擇的工作就這么一些?!?但這份工作的碎片時間很多,她腦子里那個天馬行空的世界就躍動了起來。找書看的時候,她意外進入了一個網站的論壇,論壇里有教新人投稿的帖子??戳诉@么多年網絡小說,荊棘之歌也有了自己的故事雛形和表達欲,一時沖動就利用碎片時間,拿手機拼拼湊湊寫出了2000字發布了。
原始的文字迅速又粗狂,然而這是一種多么單純、自然又可貴的沖動。
《帶著系統來逆襲》成為了她的第一部小說,講述失敗的美容師借助系統實現人生逆襲的故事,融合了自己的工作經歷?!暗谝淮螌懲暾男≌f,文筆使不上勁兒,也沒什么人看,一邊寫一邊懷疑自己,不知道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钡€是會認真地看讀者的回復,有讀者挑出了bug,她就仔仔細細地看并反饋給了他。結果他隨手就“打賞”了200塊錢。她震驚了,“就突然覺得我寫的東西好像是有價值的”。很多時候,別人一個小小的鼓勵就能讓人有勇氣跨過生命中的一座“大山”。
從那以后,她帶著這種價值感一直寫,到寫完第二本靈異幻想小說《青詭紀事》的時候,明顯感覺筆力提升了,寫得更流暢了。點滴的進步,比起突然的成功更令人踏實,是跬步至千里,是小流匯江海。慢慢的,收入情況也改善了。如今的荊棘之歌已經靠自己的努力在城里為父母買了房。房子不貴,父母也還是習慣住在老家,但女兒自立帶來的底氣和保障足夠讓他們欣慰不已。寫作之余,她在家中種了200多種花,墨蘭、春蘭、繡球、金雞菊、麥稈菊、月季……種花的地方并不大,在次臥的陽臺,上下高低,懸掛著花架。荊棘之歌每天耐心地花一個小時給花修剪、澆水、施肥、驅蟲。
荊棘之歌的陽臺和花草
澳大利亞哲學家達蒙?揚在《應向花園安放靈魂》中寫道,園藝首先是現實主義者的事業,需要一種務實的坦誠態度,土壤、光照、濕度和酸堿度方面的問題,也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后果?;▓@是一種試驗,提醒人們現實多么微妙、多變和復雜,某種意義上多么像寫作。最近荊棘之歌在研讀《太平廣記》,思緒漫游于秘密花園,期待芬芳與生機中碰撞出一個個新的故事。
煎餅媽媽
1986年,夜林晚出生于廣西博白的一個小村子。父母都是農民,家里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家里孩子多,都要讀書,夜林晚覺得父母太辛苦,高中畢業后去了深圳打工,后來又回到廣西,遇到了現在的丈夫。丈夫是陜西人,為了愛情,夜林晚從廣西嫁到了漢中。
“那時候就是覺得只要幸福,嫁得遠近沒什么,但真的嫁了以后才發現,遠嫁真的好辛苦?!憋嬍?、氣候、風俗都跟家里很不一樣,親人朋友都不在身邊,夜林晚不太習慣,壓抑極了,空了就在網上看小說,看多了就想寫一寫。
丈夫的老家在山區,交通不便,孩子上學需要翻過幾座山,過幾條大河,大人都走不動。夜林晚想辦法把孩子轉學到縣城,她也跟了過去。帶著兩個孩子,應聘工作頻頻被拒?!拔也幌胱尯⒆邮芸?,想自己帶,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我想總得找點能過日子的營生,就擺了煎餅攤,再賣賣棉花糖?!?/p>
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她同時做著兩份擺攤工作,心里還惦記著寫小說。周一到周五,早上六點起床送孩子去學校,準備煎餅食材,下午晚上去市場賣,周六周日就去廣場賣棉花糖。等結束擺攤回到家,很多時候都已是晚上十一二點了。洗漱完,孩子也睡了,她就開始碼字。
有一次因為實在勞累,夜林晚病倒了,咳嗽得很厲害,丈夫建議三件事情至少減掉一樣,不要那么辛苦。正好當時日復一日的碼字也看到了成果——她的第一部作品《重生空間八零小媳婦》得到了推薦,稿費已經比擺攤收入多,她就選擇了全職寫作。
《重生空間八零小媳婦》是年代文(指主角回到了上世紀三十——九十年代,以歷史為背景而創作的故事),女主母親早亡,得不到父親的庇護,又遭到繼母繼妹的算計。遇到男主后,兩人相似的成長經歷讓他們惺惺相惜,攜手面對各種挑戰,追求幸福人生。夜林晚說文中的很多故事來源于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從未寫過小說的她第一本就能火,秘訣可能就是“真實”。女主身上似乎也有夜林晚的影子,傳遞了那種堅強不息、努力生活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意志。生活的碾壓淬煉成了筆力,人的潛力總比自己想象的大。
民間的橄欖
基層的生命力常常讓人驚喜意外,臥虎藏龍。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他們把它叫做螺絲/我咽下這工業的廢水,失業的訂單/那些低于機臺的青春早早夭亡……”深圳富士康工廠的流水線工人許立志曾寫出過這樣噬心的詩句。前些年興起的“打工文學”,有相當一部分作者是出身工農,這說明草根之中是能夠產生優秀作家的,為文學注入了鮮活涌動的血液。正如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所說,他們如橄欖般在生活中被碾碎,釋放出了精華。而網絡文學的迅猛發展,以“無門檻”的特點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促成了更多不同身份的寫作者的涌現。對女性而言,無論是剛畢業的學生,受教育機會有限的打工妹,還是因“為人妻母”職業有所限制的寶媽,也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晉江文學城是中國大陸主要的女性文學網站,約有5.5萬女性簽約作者,占比99%?;鹦桥l的女性簽約作者占比約95%,七貓中文網簽約女作者占比約60%,17K小說網約占39%。閱文集團旗下也有瀟湘書院、紅袖添香、云起書院、起點女生網等多家以女性寫作者為主的網站。今年6月,瀟湘書院還進行了升級,啟動“紫竹計劃”,將投入一億資金與資源扶持女性創作者,聚焦精品女頻作品原創和IP孵化,打造反映新時代女性精神的精品佳作。
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執行副主任李瑋認為,女頻網文的文化功能,不僅在于提供為女性讀者喜聞樂見的作品,而且在于女頻網文表達了由女性視角、女性經驗和女性意識等構成的女性對文化創新的作用和貢獻。近來,突破單一、刻板的女性人設,表現豐富、多元的女主人設,改變程式化的女頻套路,弘揚女性在職場、科技創新、文化傳播等各個鄰域的價值和貢獻,成為女頻重要的發展趨勢。
網站編輯告訴我,其實很多普通作者也沒有賺太多錢,只是這些收入和滿足感,給最普羅大眾的人圓了一個小夢想。更可貴的是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是她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其刻在寫作里的印記,這也是文學的力量。在我的閱讀經驗中,也越來越能感受到女性作者除了女性命題之外更宏大的觀照,常有驚喜的呼應,比如可可愛愛的女作者在特別接地氣的故事講述里帶出的觀點,竟然能和三農問題專家關于鄉村建設的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對網絡文學和國民素養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老百姓在社會生活和國家發展中從未缺席,也是國家文化自信和軟實力的最強潛力戰隊。
常人會喜悅于努力和拼搏達成的成就,改變人生的“升級”成為很多普通人的目標。城市化和工業化裹挾著資本主義內在邏輯的無情和急躁,在追求進步的同時,便更要警惕既得利益者容易滑向的虛無和淡漠。草根有草根的生命力,精英有精英的力量。無論何時何地,去敬畏粗狂,保持進步,去用手里或大或小的力推動世界變得更美好。
網絡文學是一面多好的觀照鏡啊,也是一個多么好的實驗場。哪個行業又不是如此呢?
而于個體而言,藝術作品中的艾瑪實現了文學夢想,但悲情地因為意外身亡,現實中的她們,還有機會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把握時間縫隙里的流光溢彩。當她們開始寫網絡文學,更多故事悄悄冒芽生長……